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7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小暑与健康有关情况。
不推荐普通人群生酮饮食降体重
生酮饮食可以快速降体重吗?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表示,不推荐普通人群使用生酮饮食这种方式减肥,建议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达到减脂塑形、保持健康的目的。
“生酮饮食”原本是医学上针对特定人群(比如难治性癫痫病人)的营养治疗方式,只有在严密医学监督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适用,并不适合所有人,且长期使用生酮饮食减肥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生酮饮食”是指高脂肪、中量蛋白质和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最核心的概念就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极低,同时还允许大量的脂肪摄入甚至是饱和脂肪的摄入。
消耗脂肪产生能量同时产生酮体的过程就是生酮,生酮减肥法的本质是身体消耗脂肪提供能量,以达到减脂、减肥的目的。短期内,生酮饮食可能有一定的减肥作用,但是长期(超过1~2年)效果不显著且会造成明显的危害。
生酮饮食期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身体就开始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并且靠酮体供能,酮体积聚易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可能会诱发酮症酸中毒。
在“生酮饮食”模式下,蔬菜、水果和谷物摄入较少,容易造成营养素缺乏和营养失衡。长期的低碳水饮食会导致大脑能量供给不足,增加心血管及肝肾负担,部分人群出现头痛、晕眩、乏力、便秘等不良反应。
轻食作为午餐每周不超过3次
对于忙碌的都市白领,很多人会将轻食沙拉作为午餐,认为不仅方便快捷,还能控制能量摄入,甚至把它作为减脂餐。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介绍,“轻食”这个词一直比较火。轻食沙拉确实是一种便捷的午餐选择。判断它是否安全、营养且健康,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安全是底线,要兼顾新鲜与卫生。沙拉以生鲜为主,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自制时彻底清洗蔬果,可以用流水冲洗后充分浸泡,对生冷食材过敏者,需避开相应食材,或选择轻熟处理,如焯水;在购买预制沙拉时,要选择包装完好、包装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信息,而且在保质期内,在冷藏保存(0-4℃)状态的产品。
第二,核心是“均衡搭配”。一份好的“轻食”沙拉绝不是只有蔬菜,还需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适量的优质脂肪、适宜的碳水化合物和足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优质蛋白质可以来自一个煮鸡蛋、掌心大小的鸡胸肉、三文鱼或者豆腐等;优质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菜籽油、坚果和鱼类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来源推荐选择全麦、糙米等全谷物和精白米面搭配,做到粗细搭配;充足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素的摄入主要通过搭配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来实现。
第三,要注意避免“伪健康”误区和“酱料陷阱”。有些沙拉里放了不少品种单一的蔬菜,比如球生菜,看起来蔬菜很多很健康,但营养密度不够,建议多搭配彩椒、紫甘蓝、胡萝卜等深色蔬菜,提高营养密度。有的人吃沙拉时喜欢用很多沙拉酱、千岛酱、蛋黄酱来改善口感,但这些酱料中往往含有较高的盐、油和糖,热量也不低,可以改用油醋汁(少许橄榄油+柠檬汁或黑醋)或柠檬汁来替代,减少酱料的使用。
最后,建议食物多样、均衡搭配。每周选择沙拉作为午餐不超过3次,与其他类型的健康餐食如杂粮饭套餐、温热的烩菜交替食用,确保营养摄入更全面均衡。
不建议未成年人做医美手术
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永前介绍:
首先不建议未成年人做医美手术。因为未成年人生理结构尚未发育成熟,审美观也处于形成阶段,会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也较容易受外界宣传等因素影响而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医美效果。同时,未成年人对手术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如果手术未达到预期效果,容易造成心理创伤。
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自然的审美追求,避免“外貌焦虑”,特别是要告知孩子医美的风险。当然,如果孩子因严重倒睫、上睑下垂等影响视力,确实需要进行功能性矫正,家长应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为其治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来,每年高考后都有不少年轻人选择做双眼皮手术。
提醒大家,一定要充分了解手术风险。例如,术后可能出现效果不理想、出血和血肿、感染、瘢痕增生等,严重的可能出现眼部功能受损。另外,双眼皮手术恢复期较长,大概需要3—6个月。术后的3个月内,因为瘢痕在增生高峰期,容易出现不对称、肉条感、紧绷感、线条分叉等。最后再次强调,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进行手术。
微整形没有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永前表示,“微整形没有风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医疗美容”可划分为手术类、非手术类两大类:手术类主要包括双眼皮、隆鼻、吸脂、面部轮廓整形等;非手术类主要包括光电疗法、注射以及线技术(也称“线雕”)等,俗称“微整形”。
“微整形”虽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等优点,但并非没有风险。须在医疗机构内接受相关治疗。例如,激光、射频、等离子体等目前广泛应用的光电治疗手段的短期并发症有皮肤红斑和结痂、烧灼感、局部皮肤干燥、局部肿胀等,虽多数可逐步缓解,但有时可能出现长期的色素沉着、瘢痕、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
注射填充的并发症包括注射部位不平整、皮下结节、肉芽肿形成等。比较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血管栓塞导致的皮肤坏死、失明甚至脑梗。
线技术的并发症包括术后线头外露,血肿、神经或腮腺导管损伤,皮肤拉痕、凹凸不平或左右不对称等。
王永前特别提醒大家,充分了解医疗美容项目的风险和实际效果,前往医疗机构、使用正规的产品或设备,可以大大降低风险。相反则可能出现问题。以A型肉毒毒素注射为例,要是打的是假药,就容易出现中毒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还有激光美容,如果操作不规范或者设备不合格,可能发生皮肤灼伤,愈合不良会遗留瘢痕。大家除了注重外表美以外,更要注重安全与健康。
在生活类美容机构或自行在家做医疗美容存在巨大风险
王永前介绍,从医学角度上讲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重塑。如百姓常说的双眼皮手术、打除皱针、激光美容等。
整形外科专注于组织修复与重建,侧重疾病的治疗,如唇裂修复、瘢痕整形等。生活美容属于非侵入性美容服务,如贴敷面膜等,不在医疗场所开展。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必须是医疗机构。
为保障医疗美容服务的安全和质量,国家对医疗美容机构的设置标准、执业人员资格都有严格要求。可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查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信息。在生活类美容机构或自行在家做医疗美容存在巨大风险,尤其是注射类项目,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点:
一是感染风险增加。生活美容机构的环境、工具和器械、人员操作达不到医疗无菌要求,注射后可能出现术区局部感染、化脓,甚至引发败血症等。
二是不良反应增多。非正规渠道来源的注射材料,如假冒的肉毒素,所谓的生长因子、干细胞产品等,往往成分不明。使用这些产品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出现组织异物肉芽肿、异常增生,甚至中毒。
三是栓塞风险增大。注射类医美对医生技术要求很高,需精准掌握面部等部位解剖学知识。非专业人员操作极易误将填充物注入血管,引发血管栓塞,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失明、脑梗。
四是非医疗机构无相应急救条件,出现严重过敏、血管栓塞等紧急情况时,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
王永前提醒大家,医疗美容的本质是医疗行为。切勿因贪图便宜或心存侥幸,在生活美容机构、采耳店、美甲店等非医疗机构内接受手术、激光美容等医疗美容服务或在家自行注射除皱针等产品,将生命安全置于险境,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会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甚至死亡。请务必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治疗。
聚焦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与疾病风险挂钩
7月2日18时,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除呈现气温数值外,还将高温与疾病风险紧密挂钩。基于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率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共分为5个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预警还给出了适合不同人群的健康提示。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641期
金多多配资-配资门户资讯-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北京正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