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起世界上哪个国家对我们的“国宝”最痴迷,那无疑是40年申请14次,却连熊猫毛都没摸着的印度了,放眼世界他们大概也最执着的“熊猫追星族”了。
从1984年首次提出申请算起,这个南亚国家每隔几年就往中国驻印使馆递材料,外交官换了好几拨,申请函上的公章都换了14次,可中国始终没松口。
同样是借熊猫,美国1972年第一次申请就成功,日本2011年递材料,2017年就抱着“香香”回家了,卡塔尔更夸张,2018年申请,2020年就带着定制的“熊猫别墅”来接,印度咋就被卡了40年?
借熊猫不是“签个字就行”,光钱都不够扛
我们向外借大熊猫,也是有我们的原则在的,毕竟租借熊猫可不像租房子,不是交点钱就能搬回家,按照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规定,租期至少10年,每年租金100万美元起步。
要是熊猫在国外生了娃,每只幼崽每年还要额外付60万美元“抚养费”,并硬性规定3年后必须送回中国参与繁育计划。
就这,这还没算最烧钱的“硬件成本”,卡塔尔为了让熊猫住得舒服,直接在沙漠里砸了5亿人民币建熊猫馆,屋顶装了能模拟四川气候的温控系统,夏天能降温10℃。
竹子从云南空运,每周两次专机配送,连熊猫的活动场都铺了30厘米厚的“软黄金”木屑,怕它们脚掌磨伤。
日本上野动物园更拼,为了给“香香”造产房,专门改造了恒温恒湿的玻璃房,连空气过滤系统都按医院ICU标准来。
可印度呢?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人均GDP刚过2300美元,印度农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处于“极端贫困”。
别说建5亿的熊猫馆,很多印度家庭连稳定的自来水都用不上,2019年印度环境部曾做过预算,建符合熊猫要求的场馆至少需要15亿卢比,差不多能合到1.3亿人民币,后期的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些钱从哪来?不少国际网友直接吐槽,连首都新德里的垃圾处理都搞不定,哪有钱伺候熊猫?
天热、水脏、管理乱,熊猫去了怕“遭罪”
钱不够只是第一关,更关键的是,印度根本养不好熊猫,这并非看不起他们,而事实情况就是如此,毕竟大熊猫是“山地专家”,祖祖辈辈住在四川的高山深谷里,最适应的温度是10℃-20℃,湿度也得保持在80%以上。
印度呢?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经常飙到45℃以上,2022年5月,印度西北部甚至测出50.6℃的极端高温,熊猫要是去了,等于被扔进“天然烤箱”,轻则中暑没胃口,重则热衰竭死亡。
喝水更是大问题,印度人把恒河奉为“圣河”,但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的检测数据显示,恒河部分河段的大肠杆菌含量超标100倍,等于说每100毫升水里有上百万个有害细菌。
普通人喝了可能闹肚子,肠胃脆弱的熊猫吃了用恒河水洗的竹子,分分钟得肠胃炎,2019年新德里动物园就出过事:一只从中国借展的亚洲象,因为喝了恒河水拉肚子,折腾了半个月才好。
印度混乱的管理更让人揪心,2014年,新德里动物园发生过一起“老虎离奇死亡”事件,一只3岁的孟加拉虎突然没精神,送医后发现是严重感染,但动物园连基本的血常规设备都没有,等确诊时已经晚了。
中国租出去的熊猫,都是“国宝级”保护对象,光医疗团队就得配至少五人,从兽医到营养师全得持证上岗,印度动物园连老虎都治不好,拿什么保证熊猫的安全?
外交不是“做生意”,信任比钱更重要
其实钱和环境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最关键的还是“信任”二字,熊猫外交从来不是简单的“动物租赁”,它是中国递给世界的“文化名片”。
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送两只熊猫给美国,美国人排着队看熊猫的照片上了全球头条,这就是“软实力”。
日本租熊猫,每次续约都要专门派代表团来中国谈,除了付租金,还会捐钱给四川的保护区,因为他们知道,熊猫在国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可中印关系这些年并不省心,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两国边境持续紧张,印度民间不时出现“抵制中国货”的声音,甚至在2023年,印度还以“国家安全”为由,封禁了好几十款中国APP。
这种情况下,把熊猫送去印度,风险实在太大了,要是熊猫在国外受了委屈,哪怕是被游客挤了一下,都可能被印度的反对党拿来做文章,炒作“中国欺负印度”的话题。
反观卡塔尔为什么能成功?人家不仅砸钱,还主动和中国签了“保护合作协议”,每年从熊猫门票收入里拿出一部分,捐给四川的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还派饲养员来中国培训,事无巨细地关心熊猫。
熊猫不是“礼物”,是“宝贝疙瘩”
说到底,大熊猫不是普通动物,它是中国的“生态名片”,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我们为了保护熊猫,花了好几十年时间,建立近百个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投入超100亿资金,才把野生熊猫从“濒危”降到“易危”。
把熊猫租出去,也并非我们想借此机会赚钱,而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爱上中国,但前提是“确保它们安全快乐”。
印度要是真想租熊猫,光递14次申请没用,得先把场馆建达标、把水质提上去、把管理理顺,再和中国建立足够的信任。
毕竟,没人忍心看着“花花”在40℃的高温里喘粗气,也没人愿意让“萌兰”喝着脏水闹肚子。
至于印度为啥总被拒?答案其实很简单,并非是中国小气,而是印度确实没能力也没诚意,不是不想借,是怕它受委屈。
金多多配资-配资门户资讯-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北京正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